簡嫚書

左傳-子魚的相關內容

我想詢想左傳裡的子魚諫用人於社和子魚論戰這兩篇的翻譯!如果有詳解的話更好希望對文學方面有研究的人可以說明一下因為找了蠻久都沒有!如果真的沒人會的話!可能要動身到圖書館去了!希望在網路上能有相關的知識可以提供參考謝謝!!
左傳》是借史實闡述孔子的《春秋》

見其如何「寓褒貶、別善惡」

而把《春秋》的微言大義闡發出來

使不守禮法者

知所惕厲

改弦更張

進而恢復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安和社會。

唐.陸淳《春秋集傳纂例》說:「左傳其功最高

能令百代之下

頗見本末

因以求意

經文可知。

」的確

《左傳》價值高

其中有孔子作《春秋》定名分、寓褒貶、明是非的經義

也講人倫之道、忠孝之行

古禮之制、治國之法……《左傳》是我國文化經典中

最完整而豐富記載「鬼神宗教文化」

走向「人文道德自覺」的重要典籍

也最能透顯出中國人文精神的發展。

《左傳》可以說保存我國諸多文化的精華。

  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視人文

因為中國文化是一種沈潛而高明的人文思想

中國文化精神是一種恆久而豐富的人文精神。

而「人文」是基於人性

本於人道

以人性與人道為核心的一種文化思路與文化觀點

它是一種文化生機涵泳出來的卓越智慧、如果政治道德能結合人文懷抱與人文識見

則政治的紛爭可以化解

族群可以和諧;如果落實人文教育

則培養出來的人才

絕非短視的急功好利者

而是有守有為

才德兼備的菁英;如果人人重視人文學術

不再漠視傳統文化

則科學與人文可以並駕齊驅;如果能建立人文企業

則勞資雙方可以互利共榮

生產利潤可以回饋社會

因此

惟有人文

才能維繫國家永續繁榮的生機;惟有人文

才能營造真正健康幸福的生活

所以本文以<左傳人文精神>為題

乃冀望國人重視我國傳統人文的思想與精神

讓二十一世紀

真正成為中國人文精神勃發的世紀

而不是「貪婪」、「急功好利」的世紀。

關鍵字:左傳、人文精神、民本思想、道德自覺、德治、宗教人文化                 目   錄一、前言                  (四)惟德是依─人倫道德為本的人文精神二、《左傳》的人文精神           (五)德繫於禮─德治人文精神的彰顯  (一)民

神之主也─鬼神宗教人文化的表徵 三、結論  (二)民

吾師也─鬼神依人而行的民本思想 四、注釋  (三)天道遠

人道邇─道德自覺的人文思想 五、參考書目一、前言  所謂「人文」是基於人性

本於人道

以人性與人道為核心的一種文化思路與文化觀點。

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視人文

因為中國文化是一種沈潛而高明的人文思想

中國文化精神是一種恆久而豐富的人文精神。

這種思想與精神

無論時空環境如何變易

都不會失去價值

但是這珍貴而永恆的價值

必須具備人文心胸與人文眼光的人們才能體認

才能識透

因為它是一種文化生機涵泳出來的卓越智慧。

  然而

晚近中國社會一直在變化轉型中

而異質文化帶來的激盪

造成浪濤洶湧

這是源於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祟

加上重物輕人科技掛帥的政治導向

陳陳相因。

二十世紀以來

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日新月異

許多國家為追求現代化與民生的富裕

乃致力於工業、貿易發展與經濟建設

以圖邁向開發國家之林

我國也不例外

尤其是經濟的成長與繁榮

已經成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表徵

也是我國生存發展的命脈。

但相對的

我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和無可彌補的損失

如空氣、水源的污染

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

生活品質與社會治安的惡化

倫理的解體與道德的淪喪

使我們並沒有得到幸福安樂的生活

這是因為缺乏人文的關注與平衡。

因此

在功利為導向的社會裡

國人受到環境急速變遷的影響

價值觀混淆了

人生的信念模糊了

缺乏對群體的共識

也缺乏對歷史文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而且政經逐利

社會中怪力亂神的講求

充斥其間。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

「人文」思考絕不可少

它是一種無形的國力

如果以人為主的精神文化能普遍深入人心

則可化成國人的思想行為

氣質風度

而不再沈溺於對鬼神依賴

不再短視而好近利

社會力量將可以凝聚

各種建設的功能自然獲得相加相乘的效果

而不致於大量流失與抵消。

中華文化的人文精神倘能發揚

才能維繫國家永續繁榮的生機;也惟有人文精神的發揚

才能營造真正健康幸福的生活(註一)。

  清朱軾《左繡‧序》稱:「《春秋》主常

而《左氏》好怪;《春秋》崇德

而《左氏》尚力;《春秋》明治

而《左氏》稱神。

」其實這也意涵著《左傳》在我國文化經典中

是少數完整而豐富記載「鬼神宗教文化」走向「人文道德自覺」的重要典籍

《左傳》最能透顯出中國人文精神的發展。

  基於此

本文以<左傳的人文精神>為題

冀望國人重視我國傳統人文的思想與精神

讓二十一世紀

真正成為中國人文精神勃發的世紀

而不是「貪婪」、「急功近利」的世紀。

二、《左傳》的人文精神  中國人的人文思想萌芽於殷周

而勃興於春秋時代

至孔子則臻於圓熟的階段。

《左傳》記載了魯隱公元年(西元前七二二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西元前四六八年)間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

書中有孔子作《春秋》定名分、寓褒貶、明是非的經義

也講人倫之道、忠孝之行

並存有古禮之制、民主之義、治國之法、人本思想與人道精神

其他諸如制度、器物、外交辭令、戰術戰略、卜蓍巫祝

也處處可見

《左傳》可以說保存了我國諸多文化的精華。

本文僅就《左傳》的人文精神來探究:(一)民

神之主也 ─ 鬼神宗教人文化的表徵  《左傳》桓公六年(西元前七○六年)

楚武王以削弱兵力

想誘騙隋侯來攻

隋大夫季梁勸隋侯勿追逐楚師時說:所謂道

忠於民而信於神也;上思利民忠也

祝史正辭信也

今民餒而君逞欲

祝史矯舉以祭

臣不知其可也(註二)。

  季梁認為君王治國之道

在於「忠於民而信於神」

在上位者想造福人民

就是忠;廟祝史官的言辭正直

才是信。

而目前隋國人民生活相當饑苦

不可說是利於民

廟祝和史官又都以虛偽的言辭祭祀

也不可說是誠信。

因此季梁阻止隋侯追逐楚師

也斷言這時隋侯舉兵必敗。

隋侯仍然保存著原始的宗教思想

只崇信鬼神的力量

人民對他而言

並不是很重要。

《禮記.表記》就說:「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後禮」(註三)。

當時殷人盛行甲骨之卜

周人則筮龜並用(註四)。

所以隋侯不理季梁對他訴說人民之疾苦

只顧反駁季梁說他對鬼神不誠信的責難:公曰:吾牲牷肥腯

粢盛豐備

何則不信?(註五)  隋侯辯說:我的犧牲毛色純而身體肥

盛在祭器裡的黍稷豐美而又完備

何以不算誠信呢?季梁為了導正隋侯這種只信鬼神

而不顧人民生活的想法

特別提出了「民

神之主」的思想理念:夫民

神之主也

是以聖王先成民

而後致力於神

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

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

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腯咸有也。

奉盛以告曰:「絜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

而民和年豐也。

奉酒醲以告曰:「嘉栗旨酒」

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讒慝也

故務其三時

修其五教

親其九族

以致其禋祀

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

故動則有成(註六)。

  季梁強調人民是鬼神的主人

認為古代聖王都是先造福於人民的生活

而後致力於對鬼神的祭祀。

當他們準備了豐盛潔淨的祭品禱告鬼神時

其實是向鬼神報告人民生活的富裕安樂。

換句話說

古代聖王是用他們修明的政績來祭祀鬼神。

季梁認為

就是這樣

鬼神才接納了古代聖王的禱告

降下福祉

讓聖王成就功業。

季梁的意思是

隋侯也應像古聖王一樣

先修明政績

以民生為念

才能取悅於鬼神

成就功業。

  《左傳》作者非常贊同季梁的說法

故在結尾說:隋侯懼而修政

楚不敢伐(註七)。

  可見季梁的話有警惕作用

隋侯畏懼立即修明政事

楚國就不敢來攻伐了。

  這種「民

神之主也」的觀念

是人對自身行為和責任的自覺;「聖王先成民

而後致力於神」這樣的思想

已進一步發展出了神「依人而行」的觀念。

原始社會

巫術盛行

其人神的關係

完全服從於巫術原則。

在巫術的思維方式中

人相信通過一定的儀式或某種象徵性的行為可以感動神靈

影響實際行為的效果(註八)。

當時先民對天人關係的理解

基本上仍未超越巫術的束縛。

然而到了春秋隋季梁的「夫民

神之主也

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

已經以「人」為中心來思考問題

從「人文」的角度看

無疑是一很大的進步

這種思想正是春秋時人之道德自覺或人文自覺的重要表現。

  再觀《左傳》僖公十九年(西元前六四一年)

宋襄公欲以人牲為祭

司馬子魚諫之

也引用了「民

神之主」這番話:夏

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

欲以屬東夷。

司馬子魚曰:「古者六畜不相為用

小事不用大牲

而況敢用人乎?祭祀以為人也。

神之主也。

用人

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侯

義士猶曰薄德。

今一會而虐二國之君

又用諸淫昏之鬼

將以求霸

不亦難乎?得死為幸。

(註九)  次睢之社是東夷人的神

又稱「食人社」(註十);東夷人用人牲祭祀次睢之社(註十一)

宋襄公為稱霸諸侯

竟然以「人」來祭祀鬼神

不惜違背周初以來不用人牲的傳統

以討好東夷。

《左傳》記載這件以人為祭品的行為

同時也記載了宋襄公的庶兄司馬子魚的嚴厲譴責。

司馬子魚認為古人祭祀各有一定使用的犧牲

小事也不用大牲

何況用人作為祭品。

此時司馬子魚提出了:「民

神之主也」的觀念

認為人民是鬼神的主人

祭祀是為了人民的福祉

現在把鬼神的主人殺了來祭祀鬼神

鬼神又豈會享用呢?司馬子魚把宋襄公的行為與齊桓公作了比較;齊桓公存亡繼絕的行為

還有人認為做得不夠

更何況宋襄公反其道而行

用小國的國君來祭祀夷人的神

這種行為司馬子魚認為宋襄公兇殘無道

所以最後預言宋襄公求霸不成

能得善終已屬大幸。

果真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冬(西元前六三八年)

宋襄公與楚人為爭楚國霸業

在泓水對陣。

結果宋軍大敗

宋襄公亦受箭傷(註十二)

次年夏天五月

宋襄公亡。

《左傳》特別說明是因為他「傷於泓」的緣故(註十三)。

司馬子魚預言:宋襄公求霸不成

不得善終

至此完全應驗。

《左傳》作者這樣敘說史實

顯示他心目中認定宋襄公用鄫子祭祀次睢之社

正是他求霸不成

不得善終的原因。

  宋襄公的思維仍是巫術的思維方式

在這裡

宋襄公企慕的是神靈的力量

而缺乏對人自身及其行為意義的自覺。

而司馬子魚「民

神之主也」觀念的提出

使古人對天人關係的理解

產生了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這正是宗教漸趨人文化的表徵。

(二)民

吾師也 ─ 鬼神依人而行的民本思想  春秋時期這種「民為神之主」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即是尊重民意觀念的產生。

首先提出這種觀念的是鄭國的子產。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西元前五四二年)

鄭國人在鄉校集會批評子產政事之得失。

鄭大夫然明勸子產毀掉鄉校。

子產答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以議執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

吾則行之;其所惡者

吾則改之;是吾師也。

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

不聞作威以防怨。

豈不遽止?然猶防川。

大決所犯

傷人必多

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決使道。

不如吾聞而藥之也(註十四)。

  子產「以民為師」即是施政以民意為依歸。

《左傳》作者不僅記載了這段史實

還表示其贊同之態度

因此引用了然明的話說:蔑也

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實不才。

若果行此

其鄭國實賴之

豈唯二三臣?(註十五)  然明認為子產實在賢明

整個鄭國皆可依賴他。

接著《左傳》作者還特意把孔子對這件事的反應記錄下來:仲尼聞是語也

曰:「以是觀之

人謂子產不仁

吾不信也!

」(註十六)  從孔子褒獎子產「不毀鄉校」的作為

可知孔子是贊許這種「以民為師」的思想

這種思想即是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所強調的即是對人的關懷與尊重。

(三)天道遠

人道邇 ─ 道德自覺的人文思想  春秋末年

鄭國的子產

明確地提出「天道遠

人道邇」的思想。

  《左傳》昭公十七年(西元前五二五年)

冬天有星孛于大辰。

鄭國大夫裨 告訴子產說:「宋衛陳鄭將同日火

若用瓘斝玉瓚鄭必不火。

」但是子產並未答應裨 用珪玉、玉爵、玉勺這些寶物來祭求

使鄭必不火的建議(註十七)。

  到了《左傳》昭公十八年(西元前五二四年)

夏五月壬午

宋、衛、陳、鄭

果真發生火災。

裨 曰:「不用吾言

鄭又將火。

」鄭人請用之

子產不可。

子大叔曰:「寶以保民也

若有火

國幾亡

可以救亡

子何愛焉?」子產曰:「天道遠

人道邇

非反及也

何以知之? 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

豈不或信。

」遂不與

亦不復火(註十八)。

  裨 以歲星運行失次的現象與星辰分野的觀念

來推測人事吉凶

預言鄭國發生火災。

春秋中晚期

天變的異象顯然被當時的人視為有相應人事變作的預兆

也就是說天變相應人事

可以透過天象的表現來占知

這種災異觀念到春秋晚期仍深植人心。

但是子產提出了「天道遠

人道邇」的觀念

認為天象的變異與人事無關

天神不能主宰人事的吉凶禍福。

因此他堅定不以寶物祭祀天神

鄭國後來也沒有發生火災。

事實證明子產的觀念是正確的。

  子產認為與其對幽遠難明的天道吉凶進行預測

不如盡力於人事的努力

這種排斥巫術的觀念

歸本於人事原則來理解天人關係

成為春秋時代的一種先進思想

這即是人之理性及其行為意義的自覺

是人文思想的發皇光大

它對以後儒家的思想影響甚大。

春秋人文思想的發展至子產「天道遠

人道邇」

可說是達於顛峰。

(四)惟德是依 ─ 人倫道德為本的人文精神  《左傳》僖公五年(西元前六五五年)

晉侯假道於虞

欲伐虢國

虞公將許之

宮之奇諫之以為不可。

公曰:「吾享祀豐潔

神必據我。

」對曰:「臣聞之

鬼神非人實親

惟德是依。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

惟德是輔。

』又曰:『黍稷非馨

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

惟德繄物』如是

則非德民不和

神不享矣。

神所馮依

將在德矣。

若晉取虞

而明德以薦馨香

神其吐之乎?」弗聽

許晉使。

宮之奇以其族行

曰:「虞不臘矣

在此行也

晉不更舉矣。

」(註十九)  虞君因晉國的賄賂想讓晉國借路

虞君昏庸失德

以為但憑祭物的豐盛明潔

即能獲致鬼神的幫助

足見其思想仍處於宗教迷信的階段。

宮之奇則指出鬼神「非人實親

惟德是依」的人文特質

其意亦在轉化虞公對鬼神之信仰觀念

使能致力於實際政治的修德愛民

否則「非德

民不和

神不享矣。

」宮子奇的觀念

完全是據人事、德行所作的理性判斷

無絲毫的宗教意味

其斷言「虞不臘矣」

則是完全從人君之德的人道原則來解釋虞國的敗亡。

  再觀《左傳》昭公二十年(西元前五二二年)的記載:齊侯疥

遂痁

期而不瘳。

諸候之賓問疾者多在。

梁丘據與裔欸言於公曰:「吾事鬼神豐

於先君有加矣。

今君疾病

為諸候憂

是祝、史之罪也。

諸候不知

其謂我不敬

君盍誅於祝固、史嚚以辭賓?」公說

告晏子。

晏子曰:「日宋之盟

屈建問范會之德於趙武。

趙武曰:『夫子之家事治

言於晉國

竭情無私

其祝、史祭祀

陳信不愧

其家事無猜

其祝、史不祈。

』建以語康王

康王曰:『神人無怨

宜夫子之光輔五君

以為諸候主也。

』」公曰:「據與欸謂寡人能事鬼神

故欲誅于祝、史

子稱是語

何故?」對曰:「若有德之君

外內不廢

上下無怨

動無違事

其祝、史薦信

無愧心矣。

是以鬼神用饗

國受其福

祝史與焉。

其所以蕃祉老壽者

為信君使也

其言忠信於鬼神。

其適遇淫君

外內頗邪

上下怨疾

動作辟違

從欲厭私

高臺深池

撞鐘舞女

斬刈民力

輸掠其聚

以成其違

不恤後人。

暴虐淫從

肆行非度

無所還忌

不思謗讟

不憚鬼神。

神怒民痛

無悛於心。

其祝、史薦信

是言罪也;其蓋失數美

是矯誣也。

進退無辭

則虛以求媚。

是以鬼神不饗其國以禍之

祝、史與焉。

所以夭昏孤疾者

為暴君使也

其言僭嫚於鬼神。

」公曰:「然則若之何?」對曰:「不可為也!

山林之木

衡鹿守之;澤之萑蒲

舟鮫守之;藪之薪蒸

虞候守之;海之鹽蜃

祈望守之。

縣鄙之人

入從其政;偪介之關

暴征其私;承嗣大夫

強易其賄。

布常無藝

徵歛無度;宮室日更

淫樂不違。

內寵之妾

肆奪於市;外寵之臣

僭令於鄙。

私欲養求

不給則應。

民人苦病

夫婦皆詛。

祝有益也

詛亦有損。

卿、攝以東

姑、尤以西

其為人也多矣

雖其善祝

豈能勝億兆人之詛?君若欲誅於祝、史

修德而後可。

」公說

使有司寬政

毀關

去禁

薄斂

已責。

(註二十)  這段文字顯示:齊景公及其大夫梁丘據與裔欸都認為只要事奉鬼神比先君豐盛

就能讓齊景公的病痊癒

今景公仍病疾

是因祝固與史嚚未盡責

所以想殺之

以辭謝來問疾的賓客

可見三人仍迷信於鬼神的力量。

而晏子於此

則始終強調君德的重要

認為鬼神禍福的關鍵

乃依據君王勤政愛民的德政而不是祭祀的豐腴。

倘若君王有德

知道勤於國事

安和百姓

那麼神人無怨

國家便能受其福祉;反之

如果國君無道

殘民以逞

則鬼神不享祭祀

國家就會敗亡

此即所謂「神怒民痛」。

而且一旦「民人苦病

夫婦皆詛」

縱使有祝、史善於祭禱

也不能勝過億兆人的詛咒。

從這樣的對比中

顯示出晏子「重民輕神」

以民為依歸的人文思想

認為「以德為政」才能使國家富強安樂。

  晏子的思想是人文道德的覺醒

以人倫道德為本源

這一點

與殷人的天帝觀大為不同

這種道德的覺醒

構成了人存在的價值本原。

(五)德繫於禮 ─ 德治人文精神的彰顯  春秋時人盛稱「禮」

以禮為人倫道德的普遍原則。

舉凡國家人倫之節、及人之立身成德

都以禮為其原則和依據。

徐復觀先生《中國人性論史》稱春秋時代為「以禮為中心的人文世紀」(註二十一)

東漢鄭玄於《六藝論》也說過:「《左傳》善於禮」(註二十二)。

如《左傳》隱公十一年(西元前七一二年)君子曰:「禮

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註二十三)。

文公十五年(西元前六一二年)季文子論禮:「禮以順天

天之道也。

」(註二十四);昭公二十六年(西元前五一六年)晏子論治國之道:「禮之可以治國者久矣

與天地並」(註二十五)。

其中尤以《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西元前五一七年)子大叔述子產論禮一段話講得最為具體

其言如下:子大叔見趙簡子

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焉。

對曰:「是儀也

非禮也。

」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聞諸先大夫子產曰:夫禮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

而民實則之。

則天之明

因地之性

生其六氣

用其五行

發為五色

章為五聲。

淫則昏亂

民失其性。

是故為禮以奉之:為六畜、五牲、三犧

以奉五味;為九文、六采、五章

以奉五色;為九歌、八風、七音、六律、以奉五聲。

為君臣上下

以則地義;為夫婦外內

以經二物(天地);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婭

以象天明;為政事、庸力、行務

以從四時;為刑罰威獄

使民畏忌

以類其震曜殺戮;為溫慈惠和

以效天之生殖長育。

民有好惡、喜怒、哀樂、生於六氣

是故審則宜類

以制六志。

哀有哭泣

樂有歌舞、喜有拖捨

怒有戰鬥;喜生於好

怒生於惡。

是故審行信令

禍福賞罰

以制死生。

好物也;死

惡物也。

好物

樂也;惡物

哀也。

哀樂不失

乃能協於天地之性

是以長久……禮

上下之記

天地之經緯也

民之所以生也

是以先王尚之。

」(註二十六)  這是春秋時人關於禮的宇宙本體意義最有系統的論述

以禮為「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

是自然天道論的講法

完全沒有神意或宗教意味

反而強調「民之行」的人文規範

禮雖然是為人而設

但它卻恰恰表現著天地的本性

因為禮是本著天之明、地之性

象天地之物宜而制定的。

人有自然的生命

自然的情感

有聲色臭味自然的需求

禮恰能使之各有其自然合宜的實現

從而能「協於天地之性」。

其所謂「天六地五

數之常也……經緯不爽

文之象也」

更強調禮文之設與天地之性這種比類象徵的關係。

這表現了與原始思維之間的某種連續性。

此處所言「民失其性」的「性」

是指人的自然生命

特別是自然情感或欲求而言

並非以後儒家所說的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

所以「禮」雖為「天地之經緯」

卻落在人性的規定之外。

《左傳》成公十三年(西元前五七八年)劉康公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所謂命也。

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

以定命也。

能者養之以福

不能者敗以取禍」(註二十七)。

「天地之中」

杜預注謂即「中和之氣」。

這個「命」

即得中和之氣而生之自然生命。

以「禮」來定命

則「禮」也落在此自然生命之外

這與子大叔所述之義完全一致。

但是「德的這種宇宙本體化

正是使「德」擺脫神性的異化而返歸儒家之人性規定的一個重要理論的環節。

  「禮」關係著國家存亡興衰

個人生死福禍。

《左傳》襄公三十年(西元前五四三年)曰:  禮

國之幹也。

殺有禮

禍莫大焉(註二十八)。

  春秋時代以禮為各國的典範

禮是國家的骨幹、支柱

維繫著國家的存亡興衰。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西元前六六二年)周史內過云:國之將興

明神降之

監其德也;將亡

神又降之

觀其惡也。

(註二十九)  有德無德

興盛衰亡

都由神監觀

雖未必可信

但德之有無

關乎興衰。

德繫於禮

而禮是維繫國家存在的重要骨幹

不可或缺

也不能稍有傾頹不安

正突顯了「禮」的人文化特質。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西元前五五二年)叔向曰:「會朝

禮之經也;禮

政之興也;政

身之守也。

怠禮

失政;失政

不立

是以亂也(註三十)。

」  會朝之禮

是諸侯彼此之間常有的國際禮儀

這個儀節的表現

要依禮而行

這樣才能彰顯自身的合禮、守禮

更有利於國際形象的提昇

所以說:「禮是政之興也」

政事必須以禮而施

政令也得依禮才能推行。

  禮也是明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倫

形孝悌而顯仁義者也。

  《左傳》隱公元年(西元前七二二年)

鄭莊公母子、兄弟、君臣之間

爭鬥多年

終得潁考叔居間排解

動之以情、悟之以心

方得為「母子如初」。

而君子曰:「穎考叔

純孝也

愛其母

施及莊公。

《詩》曰:『孝子不匱

永錫爾類。

』其是之謂乎!

」(註三十一)。

此即《左傳》作者闡明「百善孝為先」之常道。

所以「禮」是上下之紀

尊卑、長幼、上下

各有其序

各有其倫

各有其綱

這是人文的彰顯。

《左傳》昭公七年(西元前五三五年)又說:九月

公至自楚。

孟僖子病不能相禮

乃講學之

苟能禮者從之。

及其將死也

召其大夫

曰:「禮

人之幹也。

無禮

無以立。

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

聖人之後也

而滅於宋。

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厲公。

及正考父

佐戴、武、宣

三命茲益共

故其《鼎銘》云:『一命而僂

再命而傴

三命而俯

循牆而走

亦莫余敢侮。

饘於是

鬻於是

以糊余口。

』其共也如是。

臧孫紇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

若不當世

其後必有達人。

』今其將在孔丘乎!

我若獲沒

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

使事之

而學禮焉

以定其位。

」故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師事仲尼。

仲尼曰:「能補過者

君子也。

《詩》曰:『君子是則是效。

』孟僖子可則效已矣。

」(註三十二)  孟僖子講禮

以為「禮

人之幹也。

無禮

無以立。

所以禮為立身之準則

《論語》季氏篇孔子告誡孔鯉也說:「不學禮

無以立。

禮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標準。

  總之

禮是春秋學術思想的重心

更是儒家的精神所在

它使幾千年來的倫理文化

始終屹立不搖

是人文道德自覺的重要表現

也是德治人文精神的彰顯。

三、結論  從殷商、西周至春秋

中國的人文精神

是由鬼神宗教人文化

逐漸發展為「民

神之主也」的觀念

此時鬼神依人而行

惟德是依

呈現道德自覺的性格

這即所謂宗教人文化的表徵;人文思想更進一步

即子產所謂「天道遠

人道邇」的思想

這種思想最能代表春秋時代人文思想的高度發展

其後春秋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思想

即是「德繫於禮」

這種思想的發皇

乃儒家之德治思想

德治思維是以禮為立身、行事的準則

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

  由此觀之

《左傳》是有其人文史觀

《左傳》作者

本孔子作《春秋》「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

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

定猶豫;善善惡惡

賢賢賤不肖;存亡國

繼絕世

補敝起廢

王道之大者也。

……春秋辨是非

故長於治人。

……春秋以道義。

撥亂世

反之正

莫近於春秋」(註三十三)。

《左傳》取「關國家盛衰

繫生民休戚

善可為法

惡可為戒」(註三十四)的史事

寓褒貶於史文之中

以發揮獎善懲惡的作用

此即《左傳》之人文史觀。

  以古衡今

「人文精神」可以說是民族可大可久的憑藉

民族文化的精髓則是人文道德的傳承

所謂「文化」

是「人文進化」的縮寫

人類從草莽到文明

從文明進到科技競賽的大時代

有一個漫長蛻變過程。

從此之後

人和獸的同屬性

也就愈拉愈遠

終至褪落了「獸格」成為突出萬物的「人格」。

換言之

人類如果不經「人文進化」

或說中國人不將固有文化發明更繼續追求到至善至美境界

只是在原地踏步

也許幾十年

也許幾個世紀

就會退化到原生點。

歷史上很多文明古國就是這樣被關進史的檔案的。

  歷史與文化

都是以「人」為軸心而傳承不息的

一個民族或國家

要使文化繼續良性的發皇光大

主要在提昇「人」的品質

也就是發揚我固有文化的「人文精神」

這樣文化的根株才足以深耕廣植

而歷史與文化乃能歷萬古而常青。

數十年來

我們在這資源不足的小島上

締造了舉世欣羡的「臺灣經驗」

我們經濟成長率

國民生產毛額與平均國民所得

一直有傑出的表現

因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的龍頭

這些傲然的成就固然可喜

但反觀我們的社會

竊盜猖獗

犯罪氾濫

賄賂公行

到處充滿了紛爭

充滿了暴戾之氣

充滿了不安定感

充斥求神問卜

外國人早年譏評臺灣是「文化沙漠」

近年更指這裡是「貪婪」之島

這是大家不重視「人文」的結果。

「人文」的意義

是基於人性

本於人道

以人性與人道為核心的一種文化思路與文化觀點。

人群社會的組成細胞是人

因而一切建設與作為

自然應以多數人的利益為依歸。

換句話說:人是世界運轉的樞紐

是天地之間的重心

所以具備了人文心眼

強調人的作為

對人的態度

自然施以人性管理

給予人道待遇

尊重人權與人的尊嚴;對事的策略

定能掌握人性發展的契機

傾向人道精神的提振

而且事機事理都看得深、看得遠

且自有定見

不會隨著一時潮流旋轉

而迷失正大的方向。

因此

無論政界、教界、學術界乃至於企業界的主導者

如能涵養人文懷抱與人文識見

則政治的紛爭可以化解

族群可以和諧;落實人文教育

則培養出來的人才

絕非短視的急功好利或鬼神是賴之徒

而是有為有守、才德兼備的菁英;重視人文學術

不再漠視傳統文化

則科學與人文可以並駕齊驅;建立人文企業

則勞資雙方可以互利共榮

生產利潤可以回饋社會。

所以說:惟有人文

才能維繫國家永續繁榮的生機;惟有人文

才能營造真正健康幸福的生活。

四、注釋註一:參見王師熙元<人文心眼>

中央日報1995.3.7。

註二:《左傳正義》卷六

頁110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

註三:《禮記正義》卷五十四

《表記》第三十二

頁915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

註四:參見容肇祖《占卜的源流》

《史言所集刊》第一本第一份

1928年。

註五:《左傳正義》卷六

頁110

<十三經注疏本>。

註六:《左傳正義》卷六

頁110

<十三經注疏本>。

註七:《左傳正義》卷六

頁111

<十三經注疏本>。

註八:參閱詹.喬.弗雷澤《金枝》第三章和第二十九章。

註九:《左傳正義》卷十四

頁239至240

<十三經注疏本>。

註十:據張華《博物志》說:「次睢之社

在山東臨沂縣東有大叢社

土民謂之食人社。

」註十一: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云:「東夷皆社祠之

蓋殺人而用祭。

卷六

頁314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註十二:「泓水之戰」見《左傳正義》卷十五

頁248

<十三經注疏本>。

註十三:「夏五月

宋襄公卒

傷於泓故也。

」此即司馬子魚所說:「得死為幸」。

見《左傳正義》卷十五

頁250

<十三經注疏本>。

註十四:《左傳正義》卷四十

頁688

<十三經注疏本>。

註十五:同註十四。

註十六:同註十四。

註十七:《左傳正義》卷四十八

頁838-839

<十三經注疏本>。

註十八:《左傳正義》卷四十八

頁840-841

<十三經注疏本>。

註十九:《左傳正義》卷十二

頁207-208

<十三經注疏本>。

註二十:《左傳正義》卷四十九

頁856-858

<十三經注疏本>。

註二十一:見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頁39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

註二十二:見鄭玄《六藝論》

收於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一冊

頁928。

註二十三:見《左傳正義》卷四

頁81

<十三經注疏本>。

註二十四:見《左傳正義》卷十九

頁340

<十三經注疏本>。

註二十五:見《左傳正義》卷五十二

頁906

<十三經注疏本>。

註二十六:見《左傳正義》卷五十一

頁888-891

<十三經注疏本>。

註二十七:見《左傳正義》卷二十七

頁460

<十三經注疏本>。

註二十八:見《左傳正義》卷四十

頁682

<十三經注疏本>。

註二十九:見《左傳正義》卷十

頁181

<十三經注疏本>。

註三十:見《左傳正義》卷三十四

頁593

<十三經注疏本>。

註三十一:見《左傳正義》卷二

頁37

<十三經注疏本>。

註三十二:見《左傳正義》卷四十四

頁765-766

<十三經注疏本>。

註三十三:見《史記》自序引董仲舒之言。

註三十四:見司馬光<進資治通鑑表>。

五、參考書目一、《春秋左傳正義》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1981年二、《春秋大事表》 〔清〕顧棟高 北京中華書局 1993年三、《春秋要領》 〔民國〕程發軔 台北蘭台書局 1980年四、《春秋經傳集解》 〔晉〕杜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五、《左傳會箋》 〔日〕竹添光鴻 台北鳳凰出版社六、《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七、《史記會注考證》 〔日〕瀧川龜太郎著 台北宏業出版社 1975年八、《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校輯九、《中國人性論史》 〔民國〕徐復觀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十、《中國歷史紀年表》 方詩銘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0年十一、<孔孟對春秋政治人物的品評及其現代意義> 簡師宗梧 國立政治大學                     學報第63期 1991年9月十二、<左傳屬辭比事的成就> 簡師宗梧 台北國際孔學會議 1989年7月
[子魚論戰]一篇

宋襄公因為楚人尚未完全渡岸擺好陣勢

而遲遲不肯發出攻擊

在我們世人的眼中

作戰就是要看對時機而馬上行動;再者

兵是不厭詐的.也因為如此

就因為宋襄公太過有自己的準則所在

楚在泓水邊的一戰

宋襄公是敗北的

但他是雖敗猶榮呢?還是頭腦太過不知變通了?其實都是各有一番說法的

由此

我會覺得蘇武他這樣的行為

是該嘉許他?或者是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不過

我想了一想

古代忠臣對君主如此的效忠

其支撐的力量是什麼?君主又是何德何能

讓他們可以為之付生死?我突然有一想法是

是不是因為寧可名留千古

也不願遺臭萬年?也許我這個想法稍微偏激

但多少應該也是動力所在之一吧?另一篇我不太懂啦
子魚論戰翻譯楚國為救鄭國而攻宋.宋襄公將要準備應戰.大司馬子魚竭力進練道:{上天捨棄商朝已經很久了.您想要來振興它.若違天行事.罪有必得.將是不可赦免的阿.還是算了}宋襄公不聽.宋與楚交戰於泓水之地.宋軍已經排好勢陣.楚軍還未渡完過泓水.司馬子魚趁勢又說{他們人多.我們人少.趁其楚軍未全部渡過泓水之時.請即下令攻擊楚軍.宋襄公說:還不可以的.等待楚軍全部渡過了泓水.安營列陣尚未完成之時.子魚又竭力勸告宋襄公應速發令攻擊他們. 宋襄公說還不可以.等到楚軍擺好了陣勢.而後才進行攻擊.結果宋軍大敗. 宋襄公臀部也受了傷.連左右的衛士都被殲滅了.宋國人民全部都怪罪於宋君.宋襄公說:君子決不殺害受傷的敵人.不擒擄老弱殘兵.古人用兵.不藉險隘之地來阻殺敵人.我雖是亡國後嗣之君.決不肯擊鼓進攻尚未列好陣勢的敵人.子魚說:您真是不知道戰爭的道理.強大的敵人.當處於險地而又來不及佈陣.真是天賜良機而幫助我們.我們去進攻敵人.不也可以嗎?就這樣還怕未能獲勝呢.況且今日我們所面臨的都是強勁的敵人.雖也滲有白髮老兵.只要捉住了也要殺掉他.殺敵怎能管他是白髮黑髮之分辨呢.闡明恥辱鼓舞士氣.就是要求徹底地消滅敵人.傷者未死之敵.怎麼不該殺他.若是不忍消滅傷重之敵.就無需戰爭.若是不忍擒殺白髮老兵.就不如投降.軍隊是為了有利於戰爭而備用的.鐘鼓也是為了激勵士氣而有所用.為了戰爭的勝利.都需要利用它.那麼運用險隘去阻擊敵人.當然也是可以的.鐘鼓為了要壯大軍容士氣.同仇敵愾攻擊那些尚未擺好陣容的敵人.自然也是可以的.

三字經|張愛玲|龍族|唐詩|三國演義|西廂記|朱自清|修辭|字典|典故|寓言|三十六計|家|人間詞話|徐志摩|十二金釵|千字文|成語|詩|儒林外史|水滸傳|陶淵明|散文|聊齋志異|李白|言情小說|紅樓夢|三國志|西遊記|

簡嫚書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1110651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九把刀小說 的頭像
    九把刀小說

    九把刀--小說線上閱讀

    九把刀小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