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書展
想請問布袋戲的起源發展跟文化~~幫個忙唷~~唷
想知道布袋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介紹跟起源跟布袋戲在台灣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或是有相關的網站有資料的還是有書名可以找到資料的~~~麻煩告訴我一下唷^^謝謝作論文中的苦命大學生
布袋戲在台灣 文/霹靂會編輯部 布袋戲在台灣經歷了掙扎、失意
也享盡了光榮與驕傲。
有一項傳統藝術創造絕無僅有的時代意義
至今仍吸引著新一代的年輕人觀賞
也算是中國傳統劇種的奇蹟吧!
布袋戲自從清代發展以來
日趨普遍
尤以泉州、漳州一帶為甚
無論在戲偶、戲曲、戲台都自成一格
藝師輩出
將原本的江湖小藝
蛻變為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民間娛樂。
直至十九世紀中期
布袋戲在福建一帶蓬勃發展
泉、漳、潮儼然成為掌中戲重地
戲班的組成
也漸由個人轉為師徒相承。
此間
有不少福建藝師或自台灣前來習藝的藝師返台
將掌中戲流傳到台灣
廣受民間歡迎。
自此
布袋戲更加發達
演出形式更為豐富
直至今日
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偶戲。
上期曾討論有關偶戲的各種名稱
而在台灣俗稱「布袋戲」之由來
大約有四種原因:一、 音傳統戲偶本身除頭部、手掌與腳的下半段以外
軀幹部分、手肢與腿部
都是用布縫成的
其形如布袋
謂之。
二、 最早的布袋戲演出
藝師習慣將一身行當裝進布袋內
一只布袋行遍天下
而稱之。
三、 藝師常在演出時
將用過的戲偶
隨手丟進掛在戲棚下的布袋中
因而得名。
四、 早期演出的戲棚形狀類似布帳
因此稱為布袋戲。
布袋戲最早傳入台灣的演出形式類似「耍苟利子」
是由明末清初的小戲棚杖頭傀儡戲演變而來
其特徵為單人演出
有簡單的鑼鼓配合
僅為短劇
沒有完整的全齣劇目。
然而
自乾隆以來
福建地區戲曲特別發達
布袋戲逐漸採用地方戲曲
遂形成「戲曲布袋戲」。
當時除擴大戲棚
並改良為精緻的木雕戲棚外
也採用了管絃樂器來充實曲目。
而腳色方面也隨戲目有了豐富的變化
採用雕繪精美的戲偶。
此時
大陸藝師渡海來台組班受徒
並將閩南演出形式傳入
戲曲方面也多沿襲
奠定台灣布袋戲日後演進的基礎。
台灣的布袋戲發展到民國以後
將北管、平劇轉入布袋戲後場
並將歷史故事、章回小說、民俗演藝改編為曲目。
此時戲班急劇增加
手法推陳出新
更甚者採用武俠小說或自編劇本來吸引觀眾
而才有「劍俠戲」、「金光戲」的產生。
特別是金光戲打破傳統演出形式
前後場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後場捨棄傳統的鑼鼓曲目
改用唱片配樂﹔劇情也脫離歷史範疇
改為迎合社會與感官需求的自創劇本﹔而主角方面也因班底的不同
各有不同的主角人物。
但是好景不常
金光戲因戲班的大量增加
導致良莠不齊
許多劇情偏於光怪陸離
在低俗浮濫的印象中
逐漸衰退。
雖然金光戲因此式微
但在布袋戲史中仍佔有大膽前進的時代意義。
當時台灣社會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
純樸的民風在物質生活的提高下逐漸崩潰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
傳統的娛樂方式已無法滿足感官需求
起而代之的是聲光效果的電影與電視。
而傳統的北管布袋戲也跟其他民間戲曲一般
面臨改革與衰頹的命運。
然而藝師們選擇了迎合時代脈動的方式來延續布袋戲的生命
如:「新世界掌中劇團」的陳俊然
「寶五州」的鄭一雄
「真五州」的黃俊雄。
民國四十一年
政府為了「例行節約
改善民俗」
採取一連串禁止拜拜、普渡的措施
外台戲的演出也因此遭到禁演的困境。
原為酬神性質的布袋戲
頓時失去生存的空間
許多戲班為求生計
紛紛走向戲院演出「內台戲」。
所謂「內台戲」就是戲班以租金包下整個戲院
從演出、賣票、宣傳都由戲班負責
演出的收入全歸戲班所有
因此盈虧也由他們承擔
所以不論在戲的品質或內容上
無不卯足了勁來迎取觀眾的喜愛
以期場場爆滿。
當時在劇本上也著手編寫較為引人入勝的連續劇情
許多戲也因場場叫座
造成欲罷不能的景象
像西螺的「新興閣」、雲林的「五州園」、關廟「美玉泉」、台北「赤宛然」、「小西園」……等劇團都有連續上演半年以上的紀錄。
在金光戲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
布袋戲並未因此消失
民國五十九年
「電視布袋戲」成為布袋戲史最重大的轉變。
由「真五州」黃俊雄所主演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在台視撥出引起一陣騷動
連演583集
締造了空前絕後的紀錄。
在此布袋戲的全勝時期
黃俊雄布袋戲享譽全台
可謂「轟動武林
驚動萬教」。
此時
外台戲班雖有增無減
但在品質及故事情節遠比不上電視布袋戲。
造成內台戲與外台戲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
台灣布袋戲演變至今
仍是電視布袋戲獨霸一方
但隨著傳播媒體的日新月異
其播出型態也有所改變
目前可見的有錄影帶租售、有線電視系統、衛星電視播送等方式
預料以後更會藉由電影、網路、電子遊戲來拓展更新的視野。
除電視布袋戲外
傳統布袋戲也在有心人士的推展下
努力薪傳
在一陣文化保存的呼聲中
文建會也創造薪傳獎及民族藝師的指定
諸如國寶級藝師黃海岱、李天祿都得過該類獎項
並應邀前往各大院校及外國演講
致力於發揚國粹的神聖使命。
布袋戲在台灣歷經了掙扎、失意
也享盡了光榮與驕傲。
這一項傳統藝術創造絕無僅有的時代意義
至今仍吸引著新一代的年輕人觀賞
也算是中國傳統劇種的奇蹟吧。
本文原載於《霹靂會刊》第十五期(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布袋戲發展史 文/江武昌 中國傳統的偶戲
大致可分傀儡戲和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
歷史久遠、種類亦多
自古以來是宮庭嘉會裡重要的表演和「禮」的內容之一
也是民間社會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娛樂項目。
這兩種偶戲各有不同程度的歷史發展
和對中國傳統表演藝術的重要影響。
遠在十世紀的中國宋代時期
中國戲曲表演型式尚未發展成熟之際
傀儡戲和影戲的表演技術已經有很高度的發展
及至近代
偶戲的藝術特性仍在不同程度上與人戲(大戲)的表演相互吸收和影響
形成中國傳統戲劇中
兩種不同的表演藝術體系。
在世界偶戲史上
無如中國偶戲藝術之有持續性的歷史發展
而在不同的時代、地理環境和人文條件下
形成各個時代和地區人民之不同特性的表演文化
同時又兼有娛樂、宗教信仰和藝術欣賞的內容與價值。
在中國戲劇史上
偶戲是兼有視聽之娛的表演藝術
而不僅僅只是一般的娛樂、雜耍、童玩。
根據歷史文獻考證和出土文物資料所示
傀儡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具有表演娛樂價值的劇種
至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偶戲的表演形態
古代葬禮中用以殉葬的「俑」與傀儡戲有直接而深遠的關係。
根據文獻記載
三代以前就有以真人殉葬
周代以前有以束草人形的「芻靈」殉葬
周以後以木俑。
而俑的製作
有時做得太像真人
不但有四肢五官、面目機發
並且可以模仿真人活動「有似於生人」
連孔夫子都看不過去
「謂為俑者不仁」(泛道德)。
俑雖只是殉葬所用
已能活動
卻沒有較具體資料可證明
俑是否也具表演性質。
確實可信的是
至遲到了東漢時代
傀儡戲已經是宮庭嘉會裡重要的娛樂表演項目了。
傀儡戲在兩漢時代同時具有「喪家樂」和「嘉禮」兩種絕然不同性質的功能與價值
(按:禮、樂二字
在古中國具有多重意義
包括祭祀、表演、儀節的意思)而古代傀儡戲的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功能與價值
至今依然可見
例如台灣南北兩地的傀儡戲。
傀儡戲自漢代有比較長遠的發展
而漢代傀儡戲很明顯的是懸絲(提線)傀儡
是屬於「百戲、雜技」的表演性質
還不能認為是一種戲劇的表演。
漢以後的歷朝都有多多少少不同的傀儡戲藝術和優秀的藝人出現
例如魏明帝、隋煬帝之有水傀儡(水轉百戲);唐代有盤鈴傀儡、窟礧子戲(歌舞形式)……
甚至唐明皇(一說同時期的梁鍠)還有一首〈傀儡吟〉詩作傳世: 刻木牽絲作老翁
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
還似人生一夢中。
宋代傀儡戲已經發展到了興盛的階段
在表演內容、型式上都甚精湛
不但出現了各種不同類形的傀儡戲
如:懸絲傀儡戲、水傀儡、杖頭傀儡、藥發傀儡、肉傀儡等
也演出具有故事情節的傀儡戲了
更出現許多聞名的傀儡戲藝人和有專門的音樂。
在現存的宋代筆記小說、文史記載中
例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周密《武林舊事》、吳自牧《夢梁錄》…等
就不只一次提到各種傀儡戲、影戲演出的情形
並且偶戲藝人之間也有結社之舉。
在一些宋代的繪畫、壁畫、文物圖案以及文人詩詞中
也常以傀儡戲、影戲為題材。
可以想見當時傀儡戲、影戲繁盛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在宋代以前
以真人上場演出的戲劇還在孕育發展階段
而傀儡、影戲已有如此進展
有些學者(以孫楷第為代表)甚至認為中國近代戲曲源出於宋代傀儡戲(和影戲)。
也就是說
中國戲曲(人戲)的產生其中有很大因素是出自對偶戲表演的模仿。
例如:人物出場自報姓名、說話的語氣、臉譜、舞台動作和步法…等
似非人戲表演形式的自然發展;也有一些人提出強烈的反駁(周貽白為主)。
不過研究者亦都肯定偶戲對中國戲曲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在中國民間傳統戲曲界裡
傀儡戲其實享有較高的地位
戲界同行有尊傀儡戲為「戲頭」的情形;不同的戲班在同一地演戲
必得傀儡戲先起鼓
其它劇種才可隨後演出
絕不敢造次
這是戲劇界的「江湖規矩」。
台灣俗諺:「還沒傀儡鑼」
用在日常生活中即表示
事情還沒正式開始
其他人不能亂來(先做)。
台灣南部傀儡戲並且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戲」。
從這些現像中或能看出傀儡戲與中國戲劇發展上的一些關係
「中國近代戲曲源出於傀儡戲和影戲」之說
不只是學術研究上的推論而已
恐怕還有幾分真實。
中國傀儡戲和影戲至宋代發展到極盛
並且普遍流行於民間
不再只是皇宮貴族的娛樂
之後隨著政治、經濟、社會的變遷
流傳於中國各地
而影戲多在北方
傀儡戲多在南方
卻是為何?頗值得進一步研究!
二、台、閩偶戲的關係與源流 台灣的傳統偶戲有三類:(懸絲)傀儡戲、掌中戲(布袋戲)、皮影戲。
多在十九世紀初後(清中葉)隨著閩南、粵東移民一同「唐山過台灣」而發展沿續下來的。
此所謂的粵東偶戲其實是指閩、粵之交閩南語系的潮州地區的布袋戲與皮影戲。
而閩南偶戲其實又包括了漳州、泉州與閩西山區客家語系的汀州、永定、龍嚴、上杭…等地區的布袋戲與傀儡戲。
基本上這些地區在人文環境上
與閩南較為相近
為方便敘述
就攏統地稱之為福建偶戲。
近代福建的布袋戲和傀儡戲一樣聞名
然福建布袋戲的起源較晚
根據考證和藝人的傳說
大約在明末清初才有布袋戲的產生
而且它是根據傀儡戲的演出形式而改變發明的。
傳說發明布袋戲的是明末清初的泉州士子梁炳麟
因屢試不第
頗為灰心
一年再赴大比
卜夢於九鯉仙公廟
夢仙公執其手題曰: 功名在掌中。
梁炳麟以為是科必有「掌握」、「易如反掌」之意。
不料再次名落孫山
以為神明戲弄
遂杜絕仕意
偶見傀儡戲演出
略有所感
乃自雕木偶
以手代線弄之
更見靈活
再藉稗官野史
編造戲文演於鄉里
以抒胸積
不料就此轟動
到處爭相聘演
竟以此致富聞名
稱此為「掌中戲」
這才悟出「功名在掌中」之意。
而掌中戲遍布閩南各地
俗稱布袋戲
漳州布袋戲同樣聞名
但漳州布袋戲起源傳說與泉州傳說大同小異
只不過是以漳州士子孫巧仁取代了梁炳麟
故事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
目前文獻資料上最早提到掌中戲記錄的
是清嘉慶年間刊印的《晉江縣志》所載「近復有掌中弄巧
俗名布袋戲」。
可知至遲在清嘉慶年間
閩南地區的布袋戲已經非常普遍。
但一個新的劇種從產生到藝術的成熟期到普遍流行
至少也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孕育以及優秀藝人的開展突破
因此稱布袋戲發明於明末清初
至少還不誇張。
布袋戲流傳的地區除漳、泉之外
也流行於潮州、福州。
也因各地戲曲音樂使用的不同
布袋戲也分成幾個流派:在福州稱景戲、穿頭戲。
漳、泉、潮州仍稱布袋戲或掌中戲或稱小籠(以區別人戲之稱大籠)。
除福州外
漳、泉、潮州的布袋戲亦都傳流到台灣
一般的區別稱為:南管布袋戲(泉州)、白字布袋戲(漳州
南管戲曲的地方化)、潮調布袋戲(潮州)
而以漳、泉布袋戲流傳最廣
潮調布袋戲因其戲曲音樂不為閩南語系人所喜愛
在台流傳地區有限
基本上只流傳在一些以「福佬客」(閩南化的客家人)或潮州籍移民為主的聚落。
漳州和潮州的布袋戲應是泉州所傳
漳州布袋戲原唱泉州南管
沒有自己的演出特色
直到清末
地方豪紳藍汝漢自上海引進京劇而大力推廣(土改時
藍汝漢被中共以大地主罪名槍斃)
漳州藝人楊勝將京劇唱做引進布袋戲表演中
創閩南「北派布袋戲」風格
與泉州「南派布袋戲」的南調唱腔、梨園戲做派分庭抗禮而略勝一籌。
一九三二年後
台灣歌仔戲風行全漳(後稱薌劇)
北派布袋戲改唱歌仔戲唱腔
掌上功夫仍採京劇做派。
至今閩南偶戲
布袋戲以漳州聞名
泉州仍以傀儡戲為代表。
三、台灣布袋戲概述 台灣偶戲早期的演出形態
沿襲大陸原有的表演模式
但是隨著台灣社會的逐漸繁榮
台灣偶戲也衍生出具有濃厚本土特色的藝術形象與觀賞趣味
尤其布袋戲更是隨著本地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的特殊背景
和許多優秀藝人的創造改格
而不斷的在改變當中
不但創造出台灣布袋戲的獨特風格
許多藝人也創造出個人的表演藝術風格
開山立派而人才輩出
以至於今
如若不論演藝水平的參差不齊
光以布袋戲團的數量而論
就是一項驚人的奇蹟──將近七、八百團。
台灣偶戲除布袋戲遍佈全省各地外
傀儡戲和皮影戲的演出性質、地區
是隨著移民社會族群對生命禮俗的信仰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而逐漸有所調整
但也因為依附在固定的社會關係底下──皮影戲如今多只在高雄縣境內活動
北部傀儡戲也只在台北、宜蘭一帶活動;南部傀儡戲只在高雄、台南交界的幾個鄉鎮活動。
演出機會有限
而且愈來愈少
較沒有藝術的開創性
因此傀儡戲和皮影戲的衍變較小。
可以說
傳入台灣的傀儡戲和皮影戲
雖然隨著本地社會文化的需要
和社會形態的逐漸改變
而漸漸的衍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藝術形象與觀賞趣味
但也因為它的社會功能少──幾乎只存宗教祭典上的單一功能
它在台灣社會環境下的藝術發展性薄弱
又不像布袋戲一樣能與台灣的藝術環境產生互動的關係
而拋棄、或替代它在宗教、娛樂、教育…等功能的力量大而且快速
因此傀儡戲和皮影戲在台灣的藝術發展過程短暫
很快的就停滯不前和急速的減弱其藝術性
目前僅能依靠少量的宗教信仰的需要維持台灣的傀儡戲和皮影戲的存在
藝人也不以此為主業。
前述台灣布袋戲自閩南傳入有三個流派:南管、白字戲、潮調。
十九世紀中葉是閩南布袋戲技藝發展的顛峰期
也是台灣布袋戲開始發展形成之時
一直到日據中期
閩台布袋戲藝人仍有往來
而以「泉州師父」來台居多。
布袋戲初傳台灣
演出方式和內容
仍不改上述三個流派的傳統
本地藝人仍在吸收階段
談不上有何特色
一般稱之為「籠底戲」
意思是說這些戲是放在戲箱(閩南話稱做戲籠)底下
代代相傳的。
二十世紀初
受閩南布袋戲改革的影響
台灣的布袋戲也開始本土化。
清末時期的閩南布袋戲
開始大量演出改編自章回演義小說的戲齣
這種演出方式
基上是要靠藝人自己對的布袋戲表演藝術的領悟力和個人創造能力去發揮。
其初
一般藝人多以演出台灣地區所流行的北管戲曲為主
一方面也是因為閩南布袋戲的音樂、唱唸雖然幽雅、細緻
濃重的「下南腔」
以文戲為主
稍嫌沉悶
節奏太慢
多較不為本省人所接受
而許多來自大陸的戲班
長期在台灣演出
有些後場樂師凋零去世
不容易在本地找到能密切配合的後場人員
於是只好取用台灣最為普遍的北管戲曲
而北管戲曲有更多的征戰武戲、緊湊熱鬧、音樂高亢激昂
「北管布袋戲」很快的取代了閩南布袋戲
而且在發展過程中
本地藝人又加進了許多武打的招式和配合北管音樂節奏的身段動作
例如跳窗、翻滾、對打、跳台……等
口白也較地方化。
北管布袋戲的演出
除完全按照北管戲的劇本演出之外
另一方式只是取用北管戲曲音樂唱腔
演出的內容則是改編自章回演義小說的戲齣。
因木偶戲有自己的藝術特色
臉部表情固定、身段動作 有自己的表現方式
而人戲的許多細膩表情和身段動作
以木偶演出將互相失色。
因此真正完全按照北管戲劇本演出的並不多
而以小說改編的戲為主要
這種「小說戲」又分幾種不同的形式內容
以歷史章回小說改編的稱為「歷史戲」例如: 薛仁貴、薛丁山、楊家將、隋唐演義、東周列國誌、說岳…等。
以俠義章回小說改編的稱「劍俠戲」
如:七俠五義、濟公傳、七子十三生…等。
而以清官辦案為主的稱為「公案戲」
如: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等。
不過小說戲其實在情節內容上有許多的性質
如包公案雖是公案戲
但內容上又包括了「劍俠戲」、「家庭劇」、「愛情戲」
同時包括部份的歷史人物和故事
因此一般布袋戲藝人將小說戲分成這許多類別
主要是就演出當時的內容而言
並無特別固定得演出模式
因為每個藝人的藝術表現手法各不相同
有人擅於劍俠戲、有人擅於歷史戲。
以小說布袋戲盛行的階段而言
在台灣南部布袋戲界有所謂的「五大柱」:一岱
即虎尾「五洲園」開山祖黃海岱
擅長公案戲和詩詞口白;二祥
西螺「新興閣」鐘任祥
擅演劍俠戲;三仙
台南關廟「玉泉閣」開山祖
人稱「仙仔師」的黃添泉
精於武打戲;四田
台南麻豆「錦花閣」的「田仔師」胡金柱
擅長笑科戲;五崇
屏東東港「復興社」的盧崇義
擅於風情戲(愛情戲)。
台灣布袋戲自清末民初
開始創造出具有濃厚本土特色的藝術形象與觀賞趣味以來
其衍變發展之大、影響之廣
超乎台灣其它的戲劇
布袋戲班幾乎遍佈全台各地
成為最受歡迎的劇種。
一直到二次大戰末期
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運動」
強制演出所謂的「皇民劇」
而全台僅有七個布袋戲班准許演出營業
後來日本政府又將台灣最優秀、技藝最精的藝人組合為「移動藝能奉公會」
做為勞軍演出及政治宣傳的劇隊
這一段期間的組合
使得藝人們有更多機會互相切磋掌中技藝
而「皇民劇」的舞台、燈光、唱片、寫實立體佈景、木偶造型改變、武士道劇情和砍殺對招方式等
對後來台灣布袋戲的發展有很大程度的影響。
二次大戰結束之初
民間演戲活動恢復盛況
布袋戲更是爭相聘請
隨便搭個台、幾個戲偶便能演出。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二八事件」
初掌台灣的國民黨政權
對台灣民眾之聚會頗敏感
而民間演戲活動不但最易聚眾
且多通宵達旦。
為此
國民黨政權以不准私人聚會為由
禁止露天野台的戲劇演出達一年以上。
一時之間
許多戲班被迫轉入戲院以賣門票方式繼續演戲營生
而布袋戲的傳統舞台小、戲偶更小
在進入「內台」後
為吸收更多的觀眾
於是開始加大戲台、改變舞台形式、增加立體佈景、加大改變戲偶造型
以期讓站得遠的觀眾也能看到戲
門票才能賣得多。
而改變最大的是
布袋戲在進入商業劇場之後
競爭性更強
為抓住觀眾的心
必須從演出的劇情上著手
於是大量的連台本戲
每天的劇情緊緊相扣
而每天都有新的刺激、緊張、懸疑……
布袋戲發展到此階段
傳統的劇情和章回小說的內容已經不敷使用了
原本可從中國進口的俠義小說
也因國民黨政權敗退來台
海峽封鎖而斷絕了小說來源
在沒有新的演出題材的情況下
開始有人自編劇情
劇情不外乎是「恩、怨、情、仇」
而以「東南派、西北派」、「少林、武當」、「崑崙、崆洞」……等派別的對峙為主軸
一反一正的武林鬥爭、江湖恩怨
套一句布袋戲藝人黃俊雄的口白
真的是「冤冤仇仇、風波幾時休」
兩方仇殺永無止境
而觀眾也被「結果如何?請看明天」深深吸引、欲罷不能
這便是近代台灣發展出來的「金光布袋戲」。
六○年代
台灣電視開播之後
熱潮才漸漸減退
一九七十年三月
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雲州大儒俠」上演
而吸收各家之題材
內台布袋戲才真正走下波
而終至消聲匿跡於戲院內
走出野台
因內台布袋戲之需要大量演員
也因此創造出另一個台灣奇蹟──將近七、八百團的布袋戲班。
本文摘錄自〈布袋戲發展史〉霹靂大事紀: 2004 ■ PILI Taiwan『聖石傳說』參與法蘭克福書展 ■ 與台北偶戲館合作舉辦「霹靂時空特展」 ■ 董事長黃強華先生與總經理黃文擇先生受總統青年人文講座之邀約
現場演講【 台灣的驕傲 — 霹靂布袋戲 】 ■ 於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首次大型戶外音樂會-『霹靂新春音樂會』。
--------------------------------------------------------------------------------2003 ■ 配合郵政總局發行第二套布袋戲郵票-『掌中風雲』。
■ 霹靂衛星電視台自製節目『超級霹靂會』開跑。
■ 霹靂網第三階段改版完成上線運作。
--------------------------------------------------------------------------------2002 ■ 電影聖石傳說遠赴東瀛上映。
■ 霹靂商品館正式上線
為國內唯一獨家最大的霹靂商品線上直營店。
■ 成立線上霹靂海報館
正式邁入電子商務的經營
並首創為消費者量身打造的製作方式
造成一股搶購的旋風。
■ 取得行政院新聞頒發『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執照』。
--------------------------------------------------------------------------------2001 ■ 開拍年度古裝布袋戲『天子傳奇』
全國首映。
■ 第一套以霹靂布袋戲之劇集與人物為主的線上遊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