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何謂小說、構成小說的要件?
何謂小說、構成小說的要件?何謂小說、構成小說的要件?
>構成小說的主要要件不外乎人物角色、發生事件、衝突過程、結局。
這樣的小說
依照故事發展時間架構起來
起碼也要一兩千字。
http://epaper.pccu.edu.tw/index.asp?NewsNo=1544>好小說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小說 (fiction
novel) 的基本元素是故事——在一定的時序裏發生的、關於人的活動的過程。
但小說比故事 (story) 多了一些特質:小說具有主題 (theme)、人物 (character)、情節 (plot) 三個要素
通常還有一個或多個矛盾或衝突 (conflict)。
小說就是由人物介入事件中
通過情節、矛盾來表現主題的文學作品。
人物是由其性格塑造而成的。
什麼人說什麼話
什麼人有什麼念頭
什麼人有什麼行為、習慣、生活背景
等等。
掌握人物的心理
就容易成功塑造人物
使小說具可信性。
背景、故事、人物性格都具備了
主題耐人尋味
這是好小說的條件。
另一個使小說具說服力的元素
是情節。
福斯特 (E. M. Forster) 在《小說面面觀》裏說:「國王死了
王后也死了
這是故事;國王死了
王后也因悲傷而死了
這是情節。
」情節就是謀篇布局
就是利用人物的性格、事件最有意義的地方
營造出生動的情景
使小說產生感染力。
情節就是故事片斷的選擇和組合、對話的安插等。
情節受敘述的人稱和方式的影響。
我們看見小說最基本的元素——場景、情節、角色 (它們彼此緊密結合一體)
但它的最主要趣味來自人物——人物的心理。
〈二僧人〉故事中
役道的個性構成整個小說中的矛盾。
沒有或此或彼、或顯或隱的矛盾
就沒有小說。
矛盾是使小說顯得有趣的主要因素
因為矛盾是人生最常出現的境遇。
矛盾在小說中不斷蘊釀
達致高潮
並要適當地作出調解。
矛盾要合情合理
安排恰當
才能形成一個耐人尋味、深刻的主題。
矛盾可以來自外在或內在。
外在矛盾是人與自然或環境或與其他人的衝突
在《老人與海》中
老人要和惡劣的天氣、海浪、鯊魚對抗。
但老人也與自己的體力和信心對抗
這是內部矛盾
或所謂內心衝突。
矛盾的雙方力量應該勢均力敵
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矛盾。
此外
小說家在很大程度上要有充分的人生經驗 (life experience)
對人性的了解
他所創造的人物和故事才可信
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
回味無窮。
因此小說作者要把握導致人物行動、思想的心理背景
所謂動機 (motivation)。
吸引讀者閱讀小說的一個條件
是故事布局的精妙。
作者可以使用種種手段
如預示、倒敘、懸念、巧合、驚奇來製造效果。
但無論手法如何
小說各部分都要連成一體 (unity)
天衣無縫
取得首尾呼應、互為作用的效果。
「預示」(foreshadowing) 是營造出一種氣氛
使讀者預感將有重大事情發生。
「倒敘」(cutback) 是先講結局大要
引起期待
再追溯前因後果。
「懸念」(suspense) 是在有待揭曉的結局中故意停頓
拖慢節奏
提高讀者閱讀興趣。
「巧合」(coincidence) 是佈置偶然的機會、場合、事件
使故事或人物性格得以發展
但看起來是必然的。
「驚奇」(surprise) 是改變讀者一般的期待
豐富讀者的思考空間
更深地挖掘主題。
「調解」(resolution) 是矛盾得到緩和
使小說轉向另一片斷或結局。
我們借用福斯特的對情節的闡解
看看以下一個小說
主人翁是馬勒先生和馬勒太太: · 馬勒先生遭遇火車意外死了
馬勒太太然後也死了——這是故事。
· 馬勒先生遭遇火車意外死了
馬勒太太也因悲傷過度而死了——這是情節。
然而
作者把這簡單的情節作了如下的處理: · 馬勒先生遭遇火車意外死了。
馬勒太太患有心臟病
不能受刺激
但親友最後把馬勒先生的死訊告訴她(這預示她會因悲傷過度而死於心臟病)。
· 聽到馬勒先生的死訊
馬勒太太即時顯得很悲傷
但迅即變得堅定自信
彷彿重得新生。
她舉頭望到藍天
還不斷呢喃「自由了
自由了」。
(藍天象徵她得到了自由。
) · 馬勒太太把自己關在屋內
開始過著第一個小時的「自由生活」。
親人擔心她
她拒絕開門讓他們進去——這是懸念。
(故事怎樣發展下去?) · 馬勒先生回家。
他沒有坐在發生意外的火車上
死亡名單弄錯了(巧合、逆轉、驚奇)。
· 馬勒先生進家門時
馬勒太太已被發現死於心臟病。
醫生說
她因為高興帶來的刺激而病發身亡。
這是Kate Chopin (1851-1904) 的一篇千字小說的主要情節。
作者把一個平凡的故事
寫得波瀾起伏
出人意表。
到了故事結尾
死者竟然不是開始時說的馬勒先生
而是馬勒太太。
讀者的興趣由故事的懸念
思考到人物內心世界的複雜性:馬勒太太聽到丈夫的死訊時顯得悲傷
是否真愛流露
還是喜極而泣?馬勒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如何?馬勒太太的自由感覺產生於怎樣的心理?作者給馬勒太太一小時的自由生活
用意何在?小說導向什麼主題?——小說不單反映作者的人生經驗
也是對讀者人生經驗的考察。
寫作一篇小說
必須在可感、可解的生活基礎上出發。
小說就是一種生活的幻象。
創作時應該注意: 寫活人物——揣摩人物的心理
寫好人物的行動和語言。
李漁說過:「言者
心之聲;欲代此一人立言
先宜代此一人立心」。
確立人物的性格
有助人物形象的塑造。
描寫環境——環境是人物活動的場地
有助表現人物的性格、行動。
環境常有象徵意義
巴金的《寒夜》穿插了寒冷、黑暗的描寫
「寒夜」便成為小說中被生活拖垮的人的處境。
選擇觀點——小說是敘事
由什麼人以什麼觀點來說故事
會使故事顯出不同的意義。
敘事觀點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約可分為: 一、介入故事的敘事者(第一人稱): · 敘事者是主要角色——由「我」敘述關於「我」的故事。
· 敘事者是次要角色——由「我」敘述他人的故事。
二、不介入故事的敘事者(第三人稱): · 全知觀點——這種敘事者能夠全面地、立體地介入人物的行動和心理之中
完全掌握故事的來龍去脈
常對人物、故事、問題加以評論。
· 局部全知觀點——敘事者選擇性地以個別人物為中心
除此以外
其他人物或時空呈現非透明狀態。
這種觀點使諸者「設身處地」進入某個人物的世界
容許小說留下供讀者思考的空間。
· 客觀敘事——像戲劇一樣具體呈現生活片斷
缺少對人物的評論或提要式敘述。
三、綜合的觀點: · 一篇小說可以純用一種觀點
也可以適當地綜合不同的觀點來敘事。
在長篇小說裏
「全知」可與「局部全知」交替運用。
在一些短篇小說裏
「第一人稱」可轉移為「第三人稱」(魯迅〈祝福〉)
「套盒式」的人稱混用
如契訶夫的〈萬卡〉(第三人稱敘事加入了第一人稱的書信體)、魯迅〈在酒樓上〉(第一人稱敘述中嵌入另一個第一人稱敘述)。
深化主題——小說蘊含主題
並由主題帶動
但小說不是主題的圖解。
主題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一般的人情世態
小說作者根據人生經驗
選擇了一個提供小說發展的主題。
如〈二僧人〉是「靈慾衝突」
〈項鍊〉是「貪慕虛榮不得好收場」
〈在酒樓上〉是「理想的失落」、〈萬卡〉是「兒童的純真和愛的缺乏」等等。
但小說不是這些抽象主題的圖解
不是硬拉形象、生造情節。
小說主題第二個層面
就是從抽象的主題帶動下
以活潑新穎的人物形象和情節展開富有生活感的敘述
使主題具更大的內涵。
由第一個層面通向第二個層面
中間混合了社會情態的描寫、人物性格的交會、作者無意識的投射、閱讀效果的順應或顛覆……由抽象到具象
由單線到立體
作者已對主題作出了深化
甚或是模糊化。
〈項鍊〉不只是寫「貪慕虛榮不得好收場」
而是擴展到「人性救贖」的問題上;〈在酒樓上〉也不單是「理想的失落」而是「人性的進取和退縮的交疊循環」的戲劇化了。
事實上
一個深刻的主題
觸及到大大小小互相糾結的題旨。
深刻的主題是通過深入發掘題材而達致的。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寫一個年老貧苦的漁夫奮不顧身到大海捕魚
老漁夫最後捕獲的馬林魚給鯊魚吃光了
表面上它的主題是「與窮困掙扎的憂患」
但進一步看
它表現了宇宙萬物都在一種無可逃避的互相獵殺的關係中存在(海龜吃掉有毒的水母、馬林魚被漁夫捕獲、漁夫又敗於鯊魚……)。
但作者的思想遠不止此。
有人說這故事寫「勇敢地面對失敗」
但深入分析
這故事又來自一個「自我求證」的原型主題
這主題適合無數事例
但在這部小說中
作者要寫的不單是「自我求證」
而是「自我求證的不被理解」——漁夫曾用性命換取的光榮化為一堆廢物(被鯊魚吃剩的馬林魚骨架)
潮水和東風也把骨架送回大海
漁夫自證的紀錄歸於無有
而旁人把馬林魚骨誤為鯊魚骸骨也顯示人與人的互不理解
這就進一步深化「虛幻無益的自我求證」的主題。
來源網址: 嶺南大學 http://www.ln.edu.hk/chi/114c.htm http://www.525.idv.tw/bbs/cgi-bin/view.cgi?forum=2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