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中國小說歷史

中國小說繁盛時期

大約在明朝清朝。

請問有人可以詳加介紹說明嗎??
明代小說壹、明代小說發達的原因明代小說與宋元話本最大不同之處

在宋人話本為說話人之底本

原非供大眾閱讀之用;元代話本則多為宋人話本之模擬產品。

兩者除非已經後人潤色

多半不適宜閱讀。

至明代

專供閱讀之小說開始大量產生。

是為小說史上重大的進步。

明代小說發達的原因

主要有下列二點:一、語體文之成熟與寫作技巧之進步語體文經過宋元長時期的試用

入明已臻完全成熟階段

且明人承宋元作家的寫作經驗

在佈局描述的寫作技巧方面

亦有長足的進步。

二、對小說觀念的改變不論是李卓吾的忠義水滸傳序或是馮夢龍三言諸序

其中都直言語體文小說是最理想的社會教育工具。

甚至其效果還在孝經、論語之上。

且小說的傳播方式

已由現場傳述變而為案頭文學

普及性更高。

貳、四大奇書一、三國志演義是我國演義小說中流傳最廣者。

源流久遠

可溯於晚唐李商隱驕兒詩「或謔張飛胡

或笑鄧艾吃」之句、宋代說話也有講史家「霍四究說三分」、元至治間有建安虞氏刊之「全相三國志平話」。

元明之際

羅貫中撰三國演義

今得見最早傳本為涵芬樓影印明弘治甲寅本。

全書二十四卷

每卷十節

每節以七言一句為小目

此為我國長篇小說之早期形式。

庸愚子序曰:「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

故能雅俗共賞。

清康熙時

毛宗崗再加整理

一百二十回之三國演義正式寫定。

毛宗崗就羅本1.訂正史事、2.潤色文辭、3.削除論贊、4.改回目為對偶。

故能取原本而代之。

二、水滸傳水滸中梁山108好漢

見於正史僅宋江一人

宋江事出徽宗宣和年間

梁山故事的流傳

亦始於此時。

北宋末年徽欽二帝蒙塵

民眾在此混亂的時局

無不希望有英雄出現

據此

梁山好漢的故事

為民間所樂道。

蓋為水滸故事的源起背景。

彙集眾說以成水滸

應在元明之際

《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一百卷

錢塘施耐庵的本

羅貫中編次」。

可見是施耐庵撰於前、羅貫中修之於後。

今所見最古本為嘉靖郭勳所傳百回本

簡稱郭本。

萬曆李卓吾、明末鍾惺皆據此本評點。

天啟、崇禎間

又有楊定見增為百二十回本。

至清初金聖嘆

以為水滸前七十一回文字極佳

為施氏原作

故託言貫華堂古本

腰斬水滸。

增入「梁山泊英雄驚噩夢」以結束全書。

改第一回為楔子

以下七十回整。

水滸的最大成就有三點:1. 運用語體文(明代白話文)成功2. 刻劃人物成功3. 表現主題明確金聖嘆並以《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西廂》並為六才子書。

三、西遊記我國神話小說代表

敘玄奘取經故事。

源於玄奘《大唐西域記》、慧立《慈恩三藏法師傳》二書。

其後衍成宋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已佚)、元小說《西遊記》(不知撰人

原書亦佚

僅《永樂大典》收有殘文)。

集宋元西遊故事

成為百回本巨著者

是為吳承恩。

吳承恩

字汝忠

號射陽山人。

其西遊記

於萬曆二十年由金陵世德堂刋行

其後有朱鼎臣改編十卷本、楊致和改編四卷本。

均為簡本系統。

四、金瓶梅此書就水滸中西門慶、潘金蓮的部分關目擴大成一百回的巨製

取書中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名字為一字

以之名書。

在四大奇書中

獨此書為社會寫實小說

亦可稱之為世情小說。

作者為蘭陵笑笑生

不知何許人也。

傳本有二

一為《金瓶梅詞話》、一為《古本金瓶梅》

後者實已經人修飾

回目為對偶

情節文字也較詞話進步。

參、三言二拍一型崇禎末

有抱甕老人

就三言二拍將近二百篇短篇中

選出四十篇

編成《今古奇觀》

四十篇中

明言八、通言十、恒言十一、初刻八、二刻三

所選大致為忠教節義之作

故明末以後

《今古奇觀》盛行

而三言二拍堙沒不聞

直至近世乃能重現。

一、三言作者馮夢龍

字猶龍。

三言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古今小說》原收四十種

其後續刻四十種名《警世通言》

再刻四十種名《醒世恒言》

始改稱第一批刊刻的四十種為《喻世明言》

改稱後

《古今小說》遂為三言之總稱。

(一)喻世明言《喻世明言》

收宋元明作品四十種

題「茂苑野史編輯」

蓋夢龍為長洲人

左思〈吳都賦〉有「佩長洲之茂苑」之句

故以「茂苑野史」為筆名。

(二)警世通言亦收宋元明作品四十種。

繆荃孫所刊《京本通俗小說》有六篇皆收入此編。

(三)醒世恒言此刻則大多數出自明人創作

其中極可能有夢龍自撰作品。

繆荃孫所刊《京本通俗小說》中的「錯斬崔寧」亦收入此編。

二、二拍作者淩濛初。

字元房

號初成。

相較於馮夢龍

淩濛初對短篇小說的貢獻

是直接從事寫作

而並非馮氏主要以收集刊刻為主。

其所作短篇

雖多取材太平廣記及夷堅志等舊籍

但極能創作

往往點鐵成金。

(一)初刻拍案驚奇有尚友堂刊本

共四十卷。

內容全言人事。

(二)二刻拍案驚奇亦四十卷

內容多涉鬼神

蓋題材不足之故。

三、型世言陸雲龍編撰

四十回短篇小說。

崇禎十多年時刊刻

清末因版本已殘

故改名為《幻影》、《三刻拍案驚奇》

僅存二、三十回。

清代小說根據石昌渝的說法:清代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代小說、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壹、清代小說的發生背景清代的民族矛盾以及思想文化的顛覆

給予小說創作以深刻的影響。

清朝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來緩和十分緊張的民族矛盾情結

使遭到戰爭破壞的經濟一度得到恢復和發展。

但是封建社會畢竟已經進入晚期

清王朝經歷過康熙、雍正、乾隆“盛世”之後

便衰頹了下去。

在思想文化領域

由于改朝換代的刺激

代表歷史前進要求的民主主義思想

在清初曾勃興一時。

這個進步思潮隨即遭到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壓迫

康、乾時期文字獄連連發生

封建文化專制主義嚴重地禁錮了思想的發展。

貳、清代各時期重要小說概述一、清初至乾隆末年(1644~1795)清代小說的創作受社會環境的制約

從清初到乾隆朝是小說的全盛時期

代表民主傾向的、真實描寫社會現實的作品是這個時期小說的主流

《紅樓夢》則是它的最高代表;乾隆時期以後到鴉片戰爭以前

即嘉慶、道光時期

脫離現實、宣揚名教和因果報應的作品大量出現

小說創作呈現萎頓、沈悶的景象。

清初至乾隆末年(1644~1795)這時期小說創作無論是數量和質量

內容和形式

風格和流派

與前代相比

有較大發展。

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在清初格外突出

重要的作品有《水滸後傳》、《隋唐演義》、《說岳全傳》、《女仙外史》

等等

它們描寫的是歷史和歷史人物

表現的卻是當時社會被壓迫人民和民族的反抗意識。

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繼承了六朝志怪和唐代傳奇的優良傳統

用純熟簡煉的筆法

深刻而多方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

在對黑暗社會的揭露和控訴中

包含著對自由、幸福和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它是中國文言小說的最高峰。

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汲取了古代文學中諷刺藝術的營養

生動地描寫一系列受到科舉毒害和市儈熏染的讀書人的靈魂

並通過對這些丑類的描寫

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

它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經典作品。

長篇小說《紅樓夢》描寫一個貴族大家庭的衰敗

描寫這個家庭中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

以及環繞這個愛情婚姻悲劇的一群青年女子的悲劇。

紅樓夢悲劇反映著當時青年男女對個性自由的要求與封建制度的不可調和的衝突。

這部作品抓住了封建末期最重大的社會問題

表現出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傾向。

它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此外

象長篇小說《醒世姻緣傳》、《綠野仙蹤》、《斬鬼傳》等等

話本小說《醉醒石》、《照世杯》、《豆棚閒話》、《五色石》、《無聲戲》、《十二樓》

等等

也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

這個時期

雖然也有一些作品以宣揚功名富貴、名教思想爲宗旨

如相當數量的才子佳人小說和日益走向說教的話本小說

但它們只是占著次要的位置

代表這個時期小說成就的是《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和《紅樓夢》。

二、嘉慶至道光二十年(1796~1840)  嘉慶至道光二十年(1796~1840) 這時期

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日見衰竭

較爲可觀的有《說唐演義全傳》、《萬花樓楊包狄演義》等等

但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不及前期同類作品。

這個時期續《紅樓夢》成風。

這個風氣發端於乾隆末年

到嘉慶、道光年間達到高潮。

這類續作分爲兩類:一類接在《紅樓夢》第120回之後

如《後紅樓夢》(逍遙子)、《續紅樓夢》(秦子忱)、《綺樓重夢》(蘭臯居士)、《紅樓複夢》(陳少海)、《續紅樓夢》(海圃主人)、《紅樓圓樓》(夢夢先生)、《補紅樓夢》和《增補紅樓夢》等;一類接在《紅樓夢》第97回之後

如《紅樓夢補》(歸鋤子)、《紅樓幻夢》(花月癡人)等。

它們都是想要改變《紅樓夢》的悲劇精神

讓賈寶玉和林黛玉來一個大團圓。

這種續貂之作大量湧現

反映了封建傳統文藝思潮對《紅樓夢》的反撥

是一種倒退。

此外

還有打著《水滸傳》的續作招牌的《蕩寇志》

它的立意與《水滸傳》正相反

使梁山泊的英雄非死即誅

露骨地表現出作者維護封建統治的政治立場。

這個時期較好或有新意的作品

有《綠牡丹》、《雷峰塔傳奇》、《粉妝樓全傳》、《雙鳳奇緣》和《鏡花緣》等。

《鏡花緣》最爲突出。

這部作品通過對幻想的海外世界的描寫

來暴露和諷刺現實社會中的黑暗和不平

來寄託具有民主思想因素的“烏托邦”式的社會理想。

這類較爲出色的小說

在嘉慶、道光時期不占主導的地位

它們本身的思想和藝術成就

也不及清朝前期的小說。

參、清代小說的特色  清代小說基本上是文人的創作

這就決定了它的面貌與明代小說有顯著的不同。

明代小說

長篇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

都有一個從民間傳說、戲劇、說話到文人編定的演化過程;短篇如“三言”等

也是編撰者在民間話本的基礎上修訂而成。

《金瓶梅》是一個例外。

白話短篇小說一般還保留著民間說話的本色。

清代小說則不同

即使在素材上對民間傳說、傳統戲劇和說話以及野史筆記有所借鑒

但作家依據自己的生活和經驗

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來選材、來構思、來描寫

在作品中充分表現作者個人的意願和理想。

更多的小說完全擺脫了對舊有陳說的依賴

作家從現實生活中取材

在結構、敍述和描寫人物各方面

也都臻於成熟的境界。

李漁的《無聲戲》、《十二樓》是白話短篇小說藝術成就的代表。

長篇小說除了清初的某些曆史小說和英雄傳奇還有雜湊的情況外

一般的作品都具有自己的獨創性。

《紅樓夢》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思想和寫法

是這個時期小說的最傑出的代表。

其他的作品

例如《儒林外史》在結構上雖有沿用《水滸傳》等作品的模式的痕迹

但卻又顯出它的獨特性

就藝術風格而言

它是獨創一格的宏偉之作。

即使象思想平庸、滿篇都是酸腐儒生囈語的《野叟曝言》

作者也都是處處獨辟蹊徑。

他以一個文武全才的英雄爲中心

構造了152回的宏篇巨著

其風格也是獨特的。

  清代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黃金時代。

清代長篇小說數量空前

風格流派多樣

最重要的是它與現實生活十分接近

不再只是描寫逝去的英雄時代和傳奇式的英雄人物

它把目光轉向世俗的社會和平常的人們。

明代的長篇小說從講史發展過來

由主幹而分支爲歷史演義、英雄傳奇和神魔小說

它們都是描寫超凡的英雄。

只有短篇白話小說才敘寫社會家庭的日常生活

描狀市井俗人的行動口吻。

唯《金瓶梅》是一個例外。

《金瓶梅》第一次把短篇白話小說的傳統題材納入長篇小說

用細膩而逼真的筆觸描摹俗人的世界

是長篇小說發展中的一大發展。

《金瓶梅》的創新

到了清代才真正得到發揚。

清代長篇小說的主流是描寫現實社會的尋常生活

如《醒世姻緣傳》、《儒林外史》、《歧路燈》、《綠野仙蹤》、《紅樓夢》等等

都是寫現實生活的人。

尤其是《紅樓夢》

它按生活本來的樣子描繪生活

以一個家庭的興衰表現一個階級一個時代的興衰

以一群青年男女的悲劇表現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悲劇

充分顯示出長篇小說表現現實生活的巨大的能力和容量。

  在清代

詩詞雖然也有所發展

並號稱中興

但小說的成就超過傳統詩文和其他文學樣式

在文學領域中占著盟主的位置

由於文人參與小說的創作

小說漸漸具有了文人的清雅。

《紅樓夢》是這種趨勢的積極方面的代表。

這種趨勢的另一方面

則是使小說道學化和使小說染上更多的封建文人習氣。

隨著歷史的演進

後者逐漸發展成爲小說的主要傾向。

鴉片戰爭以後

小說的發展才又有了新的面貌。

參考資料 葉慶炳

arrow
arrow

    九把刀小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